单位主页
扫描二维码
查看当前页面
新稻571
发布人: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
发布时间: 2022年04月13日
修改时间: 2022年04月13日
关键词: <丰产 稳产 米质优 适应性好>
分类: 种植 > 植物品种 > 粮食 > 水稻 >
  • 成果介绍
  • 知识产权信息
  • 交易详情
概述:

新稻571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历经8年进行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。具有抗病性强,丰产稳产性好,米质优、有香味,适应性好等优点,2019年申请了品种权保护(品种权公告号:CNA026455E)。

品种来源:
新科稻31作作母本,盐丰47作父本
特性特征:
在沿黄稻区作直播稻种植全生育期123天,和对照新稻10号相当。分蘖力中等,亩成穗数27.3万,株高103.4cm,叶片直立上举,穗型半直立,成熟落色好,每穗总粒数120.3粒,结实率83.2%,千粒重25.6g。抗倒伏。 抗性:经天津市植保所对稻瘟病、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田间、接种鉴定,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3.8,穗瘟损失率最高级为3级。 米质: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武汉)品质分析,出糙率82.0%,精米率75.0%,整精米率71.0%,垩白粒率4%,垩白度0.7%,直链淀粉含量17.0%,胶稠度70mm,粒长5.0mm,长宽比2.0,碱消值7.0级,透明度1级,达优质使用稻品种品质米2级标准。
产量表现:
2019、2020年参加河南省优质稻联合体比较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622.4千克,比对照水晶3号增产7.3%。
生产技术:
1、适宜黄淮稻区作直播稻种植; 2、播种期5/1-5/5,秧龄35-40天,秧田播量30-35kg/亩; 3、宜采取行株距30cm×14cm,穴插3-4苗的插植方式; 4、施肥原则:多元素平衡施肥,氮肥施用掌握前重中稳后补; 5、水分管理:深水插秧,浅水分蘖,够苗晾田,孕穗打苞期小水勤灌,灌浆至成熟期浅水湿润交替,切忌过早停水。 6.病虫害防治:秧田期防治稻飞虱、稻蓟马2-3次,在黄淮地区7月底8月初防治卷叶螟、稻苞虫、纹枯病等1-2次,抽穗前后注意防治卷叶螟、二化螟、稻飞虱、稻曲病等病虫害。
适宜区域:
适宜区域: 河南沿黄及豫南“籼改粳”、山东南部、江苏淮北、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。
  • 成果成熟度:通过中试
  • 成熟度说明:通过河南省粳稻生产试验,有望202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。
  • 转化条件及成果应用事项:面议
  • 预期交易方式:许可实施